close
德語課 Deutschstunde
齊格飛˙藍茨 Siegfried Lenz

More about 德語課

這次「書益獎」提供的五本選讀書目當中,我毫不考慮的就挑了《德語課》,只因為我曾經看過《失物招領處》,我還懷著看完《德語課》可以再看一次《失物招領處》妄想,事實上,我到截稿的前一天才把心得寫完,哪有時間看《失物招領處》阿,真是見鬼的天真阿。不過話說回來,能做為當代大師的經典之作,從來就不可能輕鬆入腹的。

西吉.耶普森在囚室中寫德語課上老師指定的作文題目:<履行職責的歡樂>,開始帶出故事中的三個主軸人物,在納粹時期被禁止作畫的馬克斯.南森,被指定進行監督南森不得作畫的警察哨長嚴斯.耶普森以及本書主角西吉.耶普森。西吉同時受到父親的委託,藉著南森特別喜愛他而就近監視南森是否有違反法令私下作畫的行為,另一方面南森也希望西吉可以保護在極權政治下反應時事與民生所作的畫。夾在兩者中間的西吉沒有太大的心情掙扎,他並沒有因為親情的關係而選擇站在父親這邊,相反的,他明確的保持自己的立場,順從自己真心所想要做的事,保護甚至蒐藏畫作。

對於嚴斯而言,他的職責是監督南森在禁令時期不得作畫,但是直到禁令解除後仍然焚毀畫作,要說這履行職責的快樂可以讓他無視世事的變遷,持續執行著舊時代的命令,不如說這是他以克盡職責來企圖使他的生命合理化的動作,履行職責的快樂已與心靈上的快樂背道而馳。嚴斯執著於對禁令的執行已經盲目到令人不解的地步,究竟是因為南森曾經救過嚴斯,所以他一定要在某方面板回一城,還是對於南森心靈上的自由的嫉妒,或是單純對於警察哨長職位的榮譽感,而使他對於南森有某種程度的優越感,作者並沒有對此多加詳述,這方面也就任人解釋。對於南森而言,即使沒有任何人命令他作畫,但是做為藝術家的天職就是作畫,就如他所言:「繪畫是不可能禁止的。」即使嚴斯認為南森的快樂是來自於違反禁令,對於藐視禁令而感到沾沾自喜,然而能透過作畫得到心靈上的快樂卻是無以取代的。小西吉只是單純遵循自身的對於藝術的渴望,選擇將保護繪畫作品當做是職責,小孩子順從心意的純真,對於大人對命令的執著甚至對於命令本身都是一種莫大的諷刺,然而他的執著終也成為一種擺脫不掉的宿命,故事裡也直指這是一種心理上的疾病。同樣「職責」二字,故事中三人以生命用不同的方法詮釋,這是作者對納粹時期執法人員「履行職責」的批判與反思,也描繪了人情道德與社會理性產生衝突時,人性所做出的各種反應。

西吉將這篇作文當作是對自己生命的交代,他必須寫出這些人、這些事,這是他的「職責」。故事的內容沒有太多說教式的內容,鉅細靡遺的描述小鎮生活的每一個活動細節,或許是希望讀者能跳脫理性的思考,回歸人與人之間最根本的相處之道,由此再來探討所謂的「職責」,當人們賦予「職責」過多的理性,遠離道德倫理的時候,「職責」就變成一種手段,盲目的執行「職責」就如同被操縱的傀儡一般。

參與戰爭的懲罰不是參與戰爭的那些人,而是下一代的人民,把戰爭後留下來的苦果,道德是非的爭辯都讓下一代去承受。下一代不但要進行社會秩序的重建,更要承受人們對這段歷史的批判,記取歷史的錯誤,並且企圖從中找取值得學習的地方,然而這些都沒有辦法彌補製造戰爭的那一代所犯下的過錯,或是令他們有所反省,因為這一切都已經過去了。

我沒有辦法說這本書我完全都看懂了,有些地方不懂,有些地方似懂非懂,有點類似我看完《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的感覺,只是《德語課》的主旨明顯,不像《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有點形而上的味道。如心理學家的出現,若要以第三人的角度或是以科學理性的態度來研究西吉,我總覺得他的論文部分太少,不太了解作者安排這個人物是希望讀者能從他的角度看見什麼。還有嚴斯的第二視覺到底代表什麼?如果嚴斯的第二視覺代表的是預知未來,那麼他應該早就知道德國會戰敗投降,在第六章似乎也是這麼暗示著,作者是為了顯示嚴斯的克盡「職責」就只是愚忠嗎?我喜歡結尾,那句話我看了兩三遍,反覆思索對照每一個人的想法,才了解作者的意思,又忍不住再多看幾次,我喜歡這個簡潔有力又富有深意的結尾。

西吉在展覽會場看到《花園與面具》這段文字深深吸引我,看著靜止的畫面慢慢的轉動起來,平面的畫作變的具有深度,顏色的區塊變的豐富而具有想像力,僅僅是不到一頁的文字我就反覆了好幾遍,開始了解西吉欣賞畫作那份令人讚賞的能力,如果每幅畫都可以延伸成一個世界,那麼身處在自己的小畫廊中將是多麼的愉悅。

《德語課》是以第一人稱處理的作品,讀者像是隱藏在西吉背後的幽靈,隨著西吉走過海堤、撿拾貝殼,跟著他參加生日會、觀察眾人的行為顏色,以孩子獨有的敏銳檢視大人之間的愛恨糾葛。西吉以孩子角度單純的描述他的所見所聞,沒有加上是非對錯以及道德倫理的判斷,所以雖然是本道德勸說的小說,但是並不會顯得義正辭嚴。

對於大師叨叨絮絮的敘事方式常常感到不耐煩,這個故事跟「有趣」一點都扯不上關係,灰暗的色調和緩慢的節奏綜合成本書的重量。但是不可否認的,這樣的敘事方式完整的呈現出德國北方的小鎮風貌,讀者會跟著希爾克沿著似乎沒有盡頭的海堤漫走,隨著海鷗在灰暗無邊的天際線飛翔,每個微不足道的人物都因為一個眼神或是一個小動作而活了起來,甚至連死亡,都要仔仔細細的描寫而顯得小心翼翼。書中每個出現過的人物都因為作者的描述而令人無法遺忘,除了三個核心人物的個性外,希爾克、克拉斯也都是如此,也許不知道人物的具體五官長相,但是更重要的是每個人的個性都在生活中表露無遺。在礦區將克拉斯運回家的希爾德即使在這之後都沒有再被提起,但是最後在月台上領回她的丈夫時卻能讓人一眼就認出,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本書的人物繁雜,而德語名字又特別繞口難記,常常看到想翻桌,不過作者雕塑人物的功力也由此可見一斑。

《德語課》屬於戰後文學,戰後文學大致上指的是二次世界大戰後,對於戰爭進行內省的文學,也稱作傷痕文學或廢墟文學,除了批判戰爭的合理性外,戰爭後人民的生活與自我治療以及社會秩序的重建,也常常是戰後文學探討的重點。而《德語課》則是探討在納粹統治底下德國人所遭受的傷害。一般說到德國與納粹的關係,重點都會放在納粹與猶太人的關係上,選擇衝突性的題材固然容易使讀者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東西,然而選用一般德國人民(非猶太人)反而能跳脫種族間的既定思考模式,重新檢視戰爭除了種族屠殺之外,還有更多更多值得省思的部份。歷史需要時間沉澱,度過戰後的傷痛期才能正視這段歷史對於這片土地的影響,透過文學讓國家傷口癒合,歷史才算是完整。

與其說藍茨對於助紂為虐與克盡職責進行的辨證讓人拍案叫絕,我對於此一時彼一時的感覺更加深刻。同樣是「監督禁止作畫」這件事,在納粹時期是完全正確的,但是當德國投降的瞬間,它就變成一件罪不可恕的行為;而「作畫」這件事也一樣,在納粹時期是要偷偷摸摸、拉上窗簾才能做的事,一夕之間卻變成人人歌頌的事。

=====終於寫完分隔線=====
我想我這輩子都不會再拿起《德語課》第二次,而若不是因為參加「書益獎」的好勝心,我想這本書我也根本看不完,直接被列入「已放棄」的書單內,太恐怖了!尤其我對於德國歷史、人物、風貌根本一無所知,雖然是第一人稱的書,但是一點參與感都沒有,能夠讓書評覺得「即使被罰錢也要擁有它」的心態,真是完全不能理解。如果可以,我還真想拿去退錢...。

寫網誌寫久了,都快忘了正式文章該怎麼寫,寫起來真是格外痛苦,又不能寫太口語的話,像是「見鬼了」之類的,又不能寫網路語言,像是「囧」,用這些常用語用久了,真的會忘記真正的形容詞要怎麼用,囧斃了。

我愛寫網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s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